处暑,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,是“夏天暑热正式终止”之意。所以有俗语说:争秋夺暑,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,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,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。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是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已经成熟。节令到了处暑,气温逐日下降,已不再暑气逼人。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,早晚凉,昼夜温差大,降水少,空气湿度低。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中医学认为,此时秋燥逐渐加重。燥易伤肺,肺为娇脏,外合皮毛,外感燥邪,最易伤肺,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,干枯不润的症状。
所以,在这个时节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。同时,肺与其它各脏腑,尤其是胃、肾密切相关,所以秋天肺燥常常和肺胃津亏同时出现。肺燥津亏的典型症状有口鼻干燥、咽干唇焦、干咳甚至痰带血丝、便秘、乏力、消瘦以及皮肤干燥,皱纹增多等。处暑作为夏秋季节的一个分界线,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在南方,从立秋到处暑,秋阳肆虐,中午温度较高,加之时有秋雨绵绵,暑湿仍然存在,也不容忽视。总的来说,处暑时节,养肺润燥应当开始。下面介绍几种养肺润燥之中药。
1.百合:为百合科百合或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。味甘,性微寒,入肺、心、胃经。具有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的功效。本品作用平和,能补肺阴,兼能清肺热,且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。可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,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。还能养阴清心,宁心安神,治疗虚热上扰,失眠、心悸以及神志恍惚、情绪不能自主等。百合鳞茎含丰富淀粉,可药食两用。本品除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还原糖、淀粉,及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、C等营养素外,还含有一些特殊的功效成分,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(治疗痛风、高尿酸等)。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,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,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。单味煎服,每日10-15克。
①百合汁: 鲜百合15-30克,洗净,捣烂取汁,以温开水冲服。每日2-3次。润肺止咳,用于肺结核咳嗽,以及老太阳集团tcy8722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咳嗽者。
②百合蜂蜜羹:生百合60-90克,蜂蜜1-2匙。将百合洗净切碎,拌入蜂蜜,蒸熟。每晚睡前服食。清心安神、润燥除烦。可用于神经衰弱、睡眠不宁、易醒者。
③清蒸百合:百合鲜品500克,白糖适量。将百合洗净后掰开成片状;置于盘中,加白糖蒸熟即可。具有润肺止咳,清心安神的功效,可治疗干咳、久咳、失眠、心烦等病症。
2.山药: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。味甘,性平,入脾、肺、肾经。具有益气养阴,补肺脾肾,固精止带的功效。本品既能补脾肾,又能补肺,兼能滋肺阴,虽然补力稍弱,但其对肺脾气阴俱虚者,补土亦有助于生金。可用治肺虚咳喘,脾肺双补。用于气阴两虚之消渴病(糖尿病),本品既补脾肺肾之气,又能补脾肺肾之阴,临床常与黄芪、天花粉、知母等同用。现代药理研究,本品有降血糖、抗氧化的作用,是糖尿病患者食疗的好选择。本品还含有较多营养成分,如淀粉、糖蛋白、游离氨基酸、维生素C、淀粉酶等,又容易消化吸收,可作为食品长期服用,对慢性久病或病后羸瘦,需营养调补而脾运不健者,则是佳品。本品单用,每日15-30克,水煎服。食用,大剂量60-250g。本品可作为煮粥、煲汤、火锅、炒菜等的食材用。
3.蜂蜜: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酿成的蜜。味甘,性平。具有润燥、补中、止痛、解毒的功效。本品既能补肺益肺,又能润肺止咳,还可补土以生金,治疗虚劳咳嗽日久,气阴耗伤,气短乏力,咽燥痰少者,单用有效。也可与阿胶、川贝母、桑叶等同用。本品用于润肺止咳,尤多作为炮炙止咳药的辅料,或作为润肺止咳类丸剂或膏剂的赋型剂。根据营养学的研究,蜂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,它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,其含有的酶类中的焦糖酶、淀粉酶能够促进糖类的消化和吸收。本品用开水冲服,每日15-30克,大剂量30-60克。①蜂蜜鲜藕汁:取鲜藕适量,洗净,切片,压取汁液,按1杯鲜藕汁加蜂蜜1汤匙比例调匀服食。每日2-3次,适用于热病烦渴、中暑口渴等。②蜂蜜枸杞石斛茶: 枸杞15克、石斛10克,蜂蜜10-20克,开水冲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