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- 中医节气养生 - 健康科普

【中药节气养生】立冬补冬,补肾养精护阳为要

2020-11-09 16:53 阅读次数:20267

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,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,以冬眠状态,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,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,是进补的最佳时期。中医学认为,自立冬开始,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,由降变藏,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。阴阳互根,肾水充足,阳气才能敛藏,肾精也不断化生阳气,抵御寒冷,满足冬天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。现代医学认为,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,使人体的甲状腺素、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,加速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,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,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。“养藏”是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,立冬开始养藏、滋阴补阳,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。介绍几种补肾养阴填精的中药。

1.熟地黄: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,经加工炮制而成。通常将生地黄以酒、砂仁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,至内外色黑油润,质地柔软粘腻。味甘,性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具有补血养阴,填精益髓的功效。用于肝肾阴虚、血虚诸证。本品质润入肾,善滋补肾阴,填精益髓,为补肾阴之要药,在经方“六味地黄丸”作为主药。古人云其“大补五脏真阴”,“大补真水”,为壮水之主药。。并能补阴益精以生血,也为养血补虚之要药。本品含地黄素、甘露醇、糖类、氨基酸及维生素A类物质等。现代研究表明,本品补血作用与骨髓造血系统密切相关,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,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
本品煎汤服,每日10-30克,或入丸、散,熬膏或浸洒。食疗如熟地羊肉汤:将洗干净的羊肉切成小块备用,接着用开水焯一下羊肉,除去羊肉中的血沫。然后,羊肉块放到盛有清水的锅里,放入适量的熟地黄100克和适量生姜,用小火煲2-3小时即可。

2.阿胶:为马科动物驴的皮,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。古时以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。味甘,性平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具有补血,滋阴,润肺,止血功效。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,甘平质润,为补血要药,用治血虚诸证。能养阴以滋肾水,又能滋阴润肺,可用于热病伤阴,肾水不足,肺热阴虚等。本品多由骨胶原组成,经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。现代研究,阿胶具有显著的补血作用。

本品每日5-15可,宜烊化冲服。可自制阿胶膏:取阿胶15克,冰糖20克。取阿胶砸碎至豆粒大小,将碎阿胶倒入白瓷碗或微波炉专用器皿中,加冰糖约20克、水约150ml,置于微波炉中。调火力至中档,12分钟后,取出放凉,溶液成果冻状,冰箱存放。服用时取一勺阿胶冻置口杯中,加开水或牛奶100ml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   

3.枸杞子: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。味甘,性平。归肝、肾经。具有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的功效。本品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,能滋养肝肾之阴。治疗精血不足之证。《药性论》:“补益精,诸不足,易颜色,变白,明目……令人长寿。”本品含甜菜碱、多糖、粗脂肪、粗蛋白、核黄素、胡萝卜素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等。现代研究本品有免疫调节作用,有升高白细胞,促进造血机能,抗肿瘤、护肝,降血糖和降血压等作用。

每日5-15克,水煎服。枸杞子为"药食两用"品种,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、饮料、保健酒、保健品等等。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,可熬膏服用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