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伤春悲秋”, 中医认为“天人相应”,肺属金,与秋气相应,肺主气司呼吸,在志为忧。这个时节更容易触发抑郁情绪。现代科学也认为,从秋分这一天起,由于北半球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,气..
暑邪致病,有伤暑和中暑之别。起病缓,病情轻者为“伤暑”;发病急,病情重者,为“中暑”。尤其老人、儿童、体虚气弱者,往往会引发苦夏、疰夏、中暑等病。
夏季骄阳普照,地热蒸腾,人体出汗增多,消耗大,易疲劳,情绪易波动,心烦气躁、食欲下降,中医看来是心脾不足。备战盛夏,在外要注意防暑降温,减少暑热刺激,从内就应该健脾养心,及时补充水..
不再收录,是基于《中国药典》建立了药品质量标准的退出制度。对于野生资源枯竭、商品匮乏以及存在明显安全性、伦理等问题的中药材,例如原植物和动物收入《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Ⅰ的..
又到了夏雨连连、暑湿伤气的时节。岭南地区暴雨之前又闷又热,空气潮湿,天气异常湿热,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。中医认为是暑湿兼杂,暑多升散,耗气伤津扰神,湿困气滞,气血运行不畅..
阅读次数:6444
小满时节,气温明显增高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气候意义上的夏季。气温升高的同时,雨水也逐渐增多,正如民谚所说:“小满小满,江满河满。”小满时节高温多雨,冷暖交汇频繁,强对流天气也时..
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此时降水明显增加,春雨绵绵,有利于谷物生长。天人相应,春季,肝木旺盛,肝木克脾土,脾气衰弱,而谷雨前后,脾胃逐渐旺盛起来,消..